(IC photo/圖)
2021年12月20日,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稽查局依法對網絡主播黃薇(網名:薇婭)追繳稅款、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,共計13.41億元。
一個月前,網絡主播雪梨、林珊珊也因偷逃稅款,分別被罰以6555.31萬元和2767.25萬元。
財稅、法律界專家學者認為,稅務部門作出的處理處罰決定體現(xiàn)了稅法權威和公平公正電商行業(yè)稅務籌劃,再次警示網絡主播從業(yè)人員,網絡直播要自覺依法納稅,承擔與其收入和地位相匹配的社會責任。
事實上,早在2018年,國家稅務總局加強對影視行業(yè)的稅收監(jiān)管,就曾引發(fā)明星補稅潮。
2021年9月18日,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(fā)出通知,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(yè)人員稅收管理,對明星藝人、網絡主播成立的工作室和企業(yè),要輔導其依規(guī)建賬建制,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申報納稅電商行業(yè)稅務籌劃,且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、網絡主播的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稅收檢查。
10月11日,《鄭州晚報》報道稱,鄭州出現(xiàn)全國首例網紅補稅案。該納稅人在2020年匯算清繳有大額欠稅,納稅人補交634.66萬元,滯納金27.78萬元。
在規(guī)范網絡直播行業(yè)稅收秩序過程中,稅務部門寬嚴相濟,也為網絡主播們的“自我救贖”打開了一扇窗,在國家稅務總局發(fā)布的上述通知中明確指出,對2021年底前能夠主動報告并及時糾正涉稅問題的,可以依法從輕、減輕或者免予處罰。根據新華社消息,截至12月20日,已有上千名網絡主播主動自查補繳稅款。
主播們一人的補繳稅款、罰款金額從數(shù)百萬攀升到十數(shù)億,不禁讓公眾好奇,邁入高收入人群的主播們此前是怎樣納稅的?
12月20日,薇婭因偷逃稅被罰款13.31億元。 (視覺中國/圖)
一位主播為何擁有十幾家公司?
Ellen在一家跨境電商平臺負責財務工作,同時運營“表姐說會計”微信公眾號做財稅咨詢。她以此次雙十一為例,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,通常來說,雙十一的交易額扣除掉退貨部分,才是品牌方真正的銷售收入。主播收取的費用主要是銷售提成和坑位費。
主播的納稅方式,也與其和品牌方、經紀公司的關系有關。品牌方通過經紀公司找到主播,品牌方的傭金會直接打到經紀公司的賬戶,最后由經紀公司根據與主播的關系再做分成。
市面上大多數(shù)腰部、尾部主播會選擇簽約經紀公司,即MCN機構
更多財稅咨詢、上市輔導、財務培訓請關注理臣咨詢官網 素材來源:部分文字/圖片來自互聯(lián)網,無法核實真實出處。由理臣咨詢整理發(fā)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處理。